科技赋能康复:我院引入外骨骼机器人

润禾文宣
2025-08-19


青康润禾一楼大厅,暖心又震撼的一幕正在上演:5岁的妮妮,这个曾因脊髓性肌萎缩症连站立都做不到的小姑娘,正在一个“钢铁伙伴”的辅助下,稳稳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。旁边的妈妈,早已热泪盈眶。


这个神奇的“钢铁伙伴”,就是青康润禾引入的外骨骼机器人,它正成为越来越多儿童康复之路上的“新搭子”。


外骨骼机器人助力康复

为多类障碍儿童提供精准服务


作为国内儿童康复领域的先行者,青康润禾自2004年成立以来,始终秉持“重建生活为本”的康复理念,走出了一条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、手法治疗与高科技设备治疗相结合的特色康复之路,为所有存在运动、手功能、认知、语言、社交、行为(涵盖脑瘫、自闭症、智力低下、脊髓型肌萎缩、先天性肌肉病、各类脑损伤后遗症、癫痫性脑病、截瘫、术后康复,雷特综合征等基因病,口吃等言语障碍及其他发育迟缓疾病)等障碍的儿童带来了精准有效的康复服务。




国际先进外骨骼机器人的引进,为青康润禾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们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助力。无论是脑瘫、偏瘫、脊髓损伤导致的站立困难、行走失衡,还是术后肢体功能恢复,外骨骼机器人可与物理治疗(PT)、作业治疗(OT)、中医治疗等康复疗法协同配合,既能生成量化数据给康复师提供精准的评估依据,让患儿的功能独立性**化,提升生活质量;又能让孩子们提前体验站立和行走的感觉,在主动参与中积累信心,训练也变得更加积极。临床实践表明,搭配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的患儿,在康复积极性、肢体力量、平衡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,离回归正常生活的目标越来越近。



适用群体:


  • 脑部病变:脑瘫、脑卒中、脑外伤等造成的偏瘫、单肢或多肢体瘫痪;

  • 脊髓损伤:脊柱损伤、脊髓损伤、脊髓炎或脊髓病变等造成的截瘫等;

  • 其它情况:基因突变、运动发育落后、肌无力、肌营养不良等导致下肢运动功能减退。




科技与康复共生之力

构建“专业手法+智能设备”体系


在青康润禾,科技赋能康复并非只有外骨骼机器人这一项。医院构建起“专业手法+智能科技设备”的双驱动体系。



一方面,450余人的专业团队涵盖康复医学、儿科学、心理学等多领域,他们经验丰富,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手法训练,从基础功能恢复到生活技能培养,全程进行精细化干预。



另一方面,除了外骨骼机器人,医院还配备了智能化运动训练系统、多感官刺激设备、皮神经电刺激、超声波治疗仪等国际先进的康复训练辅助设备,为康复训练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。




创新疗法深耕

中西医精髓共筑康复新路径


此外,中医特色康复历经沉淀,其推拿、针灸等手段在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方面**优势,现代康复技术则通过科学评估和数据分析提供针对性训练。二者的有机结合,能够更精准地满足患儿的个体需求,大幅提高治疗效果。



在“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融合”方面,医院既引入国际前沿的现代康复技术,如神经发育疗法(NDT)、应用行为分析(ABA)等,又深度挖掘古法中医康复的精髓,将针灸、小儿三字经保健推拿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等传统疗法系统创新融入治疗方案。



如针对脑瘫儿童的“润禾运动重塑疗法”,就是现代运动评估技术与中医经络调理结合的典范:通过精准的运动功能测评制定训练计划,再辅以推拿疏通气血,有效改善了肢体运动功能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“润禾社交融合训练法”,在运用现代行为分析技术培养社交技能的基础上,配合艾灸调理脏腑,增强了患儿的情绪稳定性,显著提升了社交互动能力。



二十年来,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、手法治疗与高科技设备治疗相结合的特色康复模式下,青康润禾已累计康复患儿数万人,众多患儿经治疗后,不仅功能得到恢复与补偿,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显著提升,更有甚者考取**大学、成为公务员、自主创业或在院就业,真正实现了从“康复”到“融入社会”的跨越,为家庭减负,为社会添力。


科技的力量正在为青康润禾的这些孩子们的康复插上翅膀,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,会有越来越多的像妮妮一样孩子,迈出人生的坚实步伐,拥抱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!



图片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