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庆元宵|他们的笑容,比花灯更耀眼

润禾文宣
2025-03-06

元宵节,是团圆的节日。


当满城花灯次第亮起时,在青康润禾,正绽放着另一种人间团圆。


画灵蛇、做花灯、搓汤圆、猜灯谜……在家人和康复老师的陪伴下,这群特殊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元宵节。


“这是我吃过*甜的元宵!”一个孩子捧着碗,热气氤氲中笑得眉眼弯弯。


而这份甜,不仅因为汤圆里的糖,更是上百次跌倒后终于站稳的骄傲,是千百次练习后说出完整句子的雀跃,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凝结成的,比元宵更滚烫的期盼。






SMA元宵喜乐会

每一盏花灯,都能照亮前路



“小朋友们,你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?”


在流亭院区,多宝妈妈向围坐的孩子们提问着。她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,也是一位SMA(脊髓性肌萎缩症)患儿的家长。


台下,所有孩子仰着头,听得津津有味。有的孩子坐在轮椅上,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;有的孩子被妈妈抱在怀里,眼睛亮晶晶的。


“元宵是圆圆的,代表团圆!”鹏鹏抢着回答。

“对!元宵还特别甜!”合合舔了舔嘴唇,逗得全场大笑。


_DSC0194.jpg


接着,孩子们拿起画笔,画起了灵蛇,每一笔都画得格外认真。画完灵蛇,孩子们又动手做花灯。剪刀、胶水、彩纸……家长们蹲在孩子身边,帮忙裁剪、粘贴。


*后,所有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热腾腾的元宵。这一刻,是康复路上久违的轻松,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创造的温暖记忆。


_DSC0188.jpg

_DSC0206.jpg

_DSC0212.jpg




李沧院区元宵节

每一个灯谜,都是希望的接力


在李沧院区,元宵节的活动同样充满了温情。孩子们在特教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,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。


老师带着孩子们了解元宵节起源、猜灯谜、用黏土体验搓汤圆的乐趣。孩子们在老师的协助下,动手做汤圆,搓一搓、按一按、揉一揉……一双双稚嫩的小手,做出一颗颗可爱的汤圆,红扑扑的小脸蛋洋溢成功的喜悦。


豆豆妈妈说:“去年元宵节,孩子还不会拿勺子。今天,他居然自己搓了一个汤圆!”


墨墨妈妈感慨道:“今天的活动,让我觉得孩子越来越好了,很快能回归校园了。”


这些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,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与希望。





特教部亲子元宵节

每一个元宵,都能摇出美满



说到元宵节的传统习俗,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必须有花灯!为了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花灯制作的乐趣,流亭院区特教部老师们一早就准备好了材料。家长与孩子们齐心协力地粘上、组装,一盏盏漂亮的花灯就诞生啦!五颜六色的花灯,让整个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。


接着,是亲子猜灯谜环节。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开动脑筋,猜出了一个个有趣的灯谜。家长连连称赞:“没想到孩子比我还厉害!”


_DSC0260.jpg

_DSC0227.jpg

_DSC0241.jpg

_DSC0247.jpg


*热闹的环节是“快到碗里来”游戏。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,把“元宵”摇到“碗”里。虽然有些孩子动作不太灵活,但在家长的帮助下,他们都完成了任务,拿到了奖品。


“我要把今天的视频发到家族群,让爷爷奶奶看看孩子现在多厉害!”洋洋爸爸笑着说。





这场亲子活动,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美妙,寓“动”于乐,在提高其动手能力、促进同伴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,对传统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,并从中感受到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。




在青康润禾,我们点亮过无数个或大或小的节日灯火。


这些活动,从来不只是节日的仪式——它们是黑暗中的萤火,是康复路上的星光,是无数家庭用笑声编织成的希望之网。


当我们看到颤抖的小手捏出歪歪扭扭的汤圆,看到轮椅上的孩子仰头猜灯谜时眼里的光,看到家长悄悄拭去又忍不住落下的泪,我们明白:


每一个瞬间,都在轻声又坚定地告诉这些孩子们——


“你的画可以贴在教室*醒目的位置,你的笑声能盖过窗外的寒风,你搓的汤圆再笨拙也是****的圆满。”


那些挂在走廊的花灯终会褪色,但灯光下老师与家长们互相搀扶的身影、此起彼伏的笑声、悄悄生长的勇气,早已镌刻成青康润禾*温暖的年轮。


祝所有人元宵节快乐!


图片



图片



图片

分享